
《妖怪大食堂》:當生活裡的小物都成了妖怪,從吃飯聲中學會惜物的魔法。采實童書出版
👻親子共讀|《妖怪大食堂》
夜裡,啾啾聽我說今天的故事叫《妖怪大食堂》時,眼睛立刻亮了起來。他原本以為「妖怪」會是可怕的那種,結果發現這些妖怪其實一點也不可怕,還超可愛。
最讓他開懷的,是我模仿妖怪們吃飯的聲音。「電池壽司」咔滋咔滋、「棉花漢堡排」軟綿綿,他笑得直拍床。那一刻,會發現幼兒的快樂有時就是那麼單純。一點聲音的想像,就能讓故事變成立體的世界。
這本書其實暗暗呼應了日本文化裡的《百鬼夜行》、《借物少女》概念:人們相信萬物有靈,連不起眼的小物品都蘊藏著靈魂。
「遙控器」「抱枕」「拖鞋」成了妖怪,不是嚇人的怪物,而是帶著性格與疲憊、需要被照顧的「存在」。讀到這裡,我跟啾啾聊起,或許這就是惜物的一種方式,學會對身邊的東西溫柔以待。
🌕我們的共讀節奏
💡 翻開前的小暖身
先請啾啾找三樣每天陪伴他的物品,像是他的小毯子、積木、最愛的車車玩具。我問他:「如果它們半夜會去吃飯,會吃什麼呢?」故事的門,從這個問題打開。
👂 閱讀時的小互動
讀到妖怪們開動的片段時,可以模仿吃飯聲、吸溜聲、咬脆聲(完全是幼兒版ASMR🤣)。
我負責「配音師」,啾啾負責「點菜」,他最愛點的就是「電池壽司」。讀著讀著,他邊笑邊模仿妖怪吃東西的聲音,感受故事的節奏感與聲音樂趣,我們一起發明了屬於自己的深夜食堂。
🌿 收書後的小延伸
和孩子聊聊:「這些妖怪原本是什麼東西?」、「它壞掉或被丟掉會不會難過?」
我請他去看看房間裡有哪些「今天陪他一起玩」的小東西。我們一起幫它們「說晚安」,像是:「玩具車要休息了」「小枕頭也肚子飽飽了」。
他會笑著照做,整個睡前氣氛變得柔軟又可愛。或許,這就是孩子最初的惜物練習。
有時候,共讀不只是「聽故事」,而是讓孩子從想像中學會觀察與感謝,也讓我們重新看見生活裡那些被忽略的小溫柔。✨
📖 延伸推薦|《小紅車上街去》
如果你的孩子最近特別迷車車、愛觀察街道風景,這本書會讓他們眼睛一亮。
小紅車「阿卡君」和小藍車「阿青君」相約上街,在熱鬧的街道間穿梭,遇見各式各樣的車輛:垃圾車、救護車、公車、郵務車……
一路驚喜連連,也藏著孩子成長過程中最真實的課題:「跟不上時,要怎麼辦呢?」
故事在可愛的汽車冒險中,讓孩子學會集中注意力、培養安全意識,插畫溫柔樸實,連大人都會覺得療癒。
🌱 適讀年齡與共讀情境
《妖怪大食堂》:3~8歲親子共讀最合適。幼兒喜歡聽怪物吃飯的「聲音遊戲」,而學齡前孩子則能進一步理解「惜物」與「想像力」的連結。
《小紅車上街去》:2~6歲親子共讀、6歲以上可自行閱讀。適合在車上閱讀、或與孩子一起認車、聊交通安全時共賞。
🎁 活動小驚喜|留言就有機會獲得好書!
📌公開分享 臉書連結 貼文。
📌留言Tag兩位好友以及:「最想吃什麼妖怪創意料理呢?」
👉11月1日將抽出一位幸運讀者,贈送《妖怪大食堂》一本!
📖出版資訊
采實童書
官網:https://www.acmebook.com.tw/
FB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cmestory/
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acmekidbook_kid/
※喜歡木偶的文章,請給個讚哦~大家的鼓勵回應與支持,是木偶寫文的動力(心)
歡迎加入木偶粉絲團&IG,讓我們一起即時吃喝玩樂走天下※